close


樹林區為台灣新北市的市轄區,屬於台北都會區衛星城市之一。樹林區是新北市原住民分布最多的地方(共約五千九百餘人),總面積為33.1288平方公里,目前行政區域共劃分為42969,人口數約為18萬餘人,人口密度約為5142.20人/平方公里





地處新北市西南部的本區,北以塔寮坑溪新莊區為界,西以龜崙嶺與桃園縣龜山鄉相鄰,西南連鶯歌區、南至三峽區,東毗板橋區、東南以後村圳與土城區接壤。樹林區依據地緣關係及風俗習慣共可分為樹林、三多(三角埔)、山佳(山仔腳)、柑園(石頭溪)四個地區或樹林、潭底、三多(三角埔)、圳安(圳岸腳)、彭福(彭厝莊)、山佳(山仔腳)、柑園(石頭溪)七個次分區。其中,山佳(山仔腳)次分區面積最大,樹林次分區面積最小。其中柑園(石頭溪)地區受大漢溪阻隔與三鶯生活圈較為密切,而板橋區溪洲次分區六里(崑崙里、成和里、溪北里、堂春里、溪洲里、溪福里,共約四萬多人)因地緣關係與樹林區區民生活較為密切。





樹林區有「紅露酒的故鄉」之稱,早年以台灣省立菸酒公賣局樹林酒廠出產的紅露酒而聞名全台。隨著樹林酒廠於西元2004年拆遷至林口區,原地變更使用為「大同科技園區」,樹林紅露酒文化遂逐漸沒落,正待區民努力開創文化新局。樹林區民風淳樸,位於和平里中華路上的新北市立樹林高級中學更是孕育中華民國跆拳道選手的搖籃。





歷史





樹林區舊稱為「風櫃店」,始記載於清朝《淡水廳志》,其名由今樹林地區樹東里博愛街樹德宮旁幾家打鐵店而得名。後來西元1751年(清乾隆16年),有南府城漢人張方大(字士箱)、彰化縣人吳洛(字夢花)和馬紹文三人合夥來海山地區(板橋區、樹林區、新莊區、土城區、三峽區、鶯歌區六行政區的舊稱)開墾,由洪克篤管理,張沛世幫辦。懇號名為「張吳文」,日後分股成「張必榮」及「吳際盛」。張必榮懇號,原名「張廣惠」,在西元1758年(清乾隆23年)馬紹文退股之後,分得彭福庄及山仔腳庄的開墾權;吳際盛懇號,在西元1758年(乾隆23年)馬紹文退股之後,則分得潭底庄、三角埔庄及石頭溪庄的開墾權。因此,張方大先生、吳洛先生和馬紹文先生便是開墾海山地區的重要功臣。樹林區區名由來說法有二:一為當時大嵙崁溪(今大漢溪)氾濫成災,張、吳、馬三人遂沿著河岸高埠處廣植林木,漸成樹林;另一說法則是大嵙崁溪在清乾隆年間洪水氾濫,水患漸退,土地林木漸生廣布,旅途中的商人在此休息見林木蒼鬱便以「樹林」稱呼此地。
樹林區最早於明朝鄭成功來台後始漸開發,全區最早開發之地為潭底次分區。





沿革





清朝時期樹林區共分為14庄,分別為潭底庄(今文林、保安、潭底、樹人4里)、彭福庄(今彭厝、彭福、彭興、樹北、樹西、樹東、樹南、樹福、樹德、樹興10里)、三角埔庄(今三多、三福、三興、三龍4里)、獇仔寮庄(今光興、金寮、獇寮3里)、陂內坑庄(今坡內里)、山仔腳庄(今山佳、中山、東山3里)、溪墘厝庄(今西園、柑園2里)、圳岸腳庄(今圳生、圳民、圳安、圳福4里)、崙仔庄(今北園里)、三塊厝庄(今北園、西園2里)、石頭溪庄(今北園、東園、柑園3里)、石灰坑庄(今東山、樂山2里)、樟樹窟庄(今西園里)及桃子腳庄(今南園里)。 日治時期1920本區屬台北州海山郡鶯歌庄管轄,1940升格為鶯歌街。鶯歌街(鶯歌庄)雖以鶯歌為名,但街役場(庄役場)設於彭福大字庄下的樹林小字。戰後,1946改制隸屬於台北縣海山區鶯歌鎮(當時鎮公所設於樹林),同年81日,鶯歌鎮與樹林鎮分治〈當時的鶯歌鎮鎮北十四里分出,另成樹林鎮〉。1947撤銷海山區後本區遂改由台北縣直轄。1999720日樹林鎮人口滿15萬人,符合地方制度法改制縣轄市標準,同年104日即正式改制為縣轄市-樹林市,西元2010年隨著台北縣改制為新北市而更名為樹林區,目前分成42969鄰。





地理與氣候





地理





樹林區地勢西高東低,行政區南北狹長,不利於發展。地形分布可概分為「山仔腳山塊丘陵」與「大漢溪沿岸平原」,西北側與桃園縣龜山鄉鶯歌區間為「山仔腳山塊丘陵」,主峰大棟山海拔405公尺,又稱龜崙山或橫坑仔山。大棟山向東南延伸成兩座小丘陵,大同山與青龍嶺。位於大同山與青龍嶺的南寮福德宮與青德宮,已成為樹林區區民休閒及健行的主要去處。全境25公尺以上山坡地約佔37.6%,主要分布在三興、東山、坡內、獇寮、樂山五里,較不利於都市的發展。中部有縱貫鐵路貫穿,由東北直下西南,長久以來一直對樹林區的交通造成阻礙,甚至使樹林市區(樹林、彭福)和郊區(三多、圳安、潭底、山佳、柑園)的城鄉差距愈來愈大,目前已有鐵路地下化的計劃。鐵路兩側有狹長的平地,清代時曾有部分為淹水沼澤地,後來日治時期才建造排水設施,闢為耕地;此片土地現為樹林區主要農業區及聚落分布地。西南部的柑園、東園、西園、南園、北園5里,是為柑園(石頭溪)地區,以大漢溪流域與樹林地區相隔,地勢平坦,為觀光休閒農業區。東南側為「大漢溪沿岸平原」,是樹林地區與柑園地區、土城區之天然河界。柑園橋大漢溪上游原有後村堰攔沙壩形成一寬闊水域,假日常有民眾於此水域從事風帆、水上摩托車等水上活動,西元2005艾利颱風水患沖垮攔沙壩造成水量大洩,風貌遭到改變。





氣候





樹林區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約22°C,平均相對溼度約75%~80%,全年降雨量山區約3000公釐以上,台地1500~2000公釐,雨季集中在每年四至九月的梅雨季及颱風季。





行政區





樹林區依據地緣關係及風俗習慣共分為7個次分區,共有42969鄰。樹林地區8里為數最多,圳安(圳岸腳)地區4里為數最少。其中面積最大的里為東山里,面積最小的里為太順里,人口最多的里為南園里,人口最少的里為樹北里(西元20116月)。各地區里別依序條列如下:






  • 圳安(圳岸腳)地區(4)-圳生里、圳民里、圳安里、圳福里。

  • 潭底地區(5)-文林里、坡內里、保安里、潭底里、樹人里。

  • 柑園(石頭溪)地區(5)-北園里、西園里、東園里、南園里、柑園里。

  • 山佳(山仔腳)地區(6)-山佳里、中山里、東山里、東昇里、東陽里、樂山里。

  • 三多(三角埔)地區(7)-三多里、三福里、三興里、三龍里、光興里、金寮里、獇寮里。

  • 彭福(彭厝莊)地區(7)-大同里、太順里、中華里和平里、彭厝里、彭福里、彭興里。

  • 樹林地區(8)-前火車站(2):樹北里、樹東里。



          後火車站(6):育英里、樹西里、樹南里、樹福里、樹德里、樹興里。






政治





立法委員





立法委員選舉自第7屆起改制,本區與鄰近的鶯歌區新莊區部份地區合組一選區,應選出一名立法委員代表本區,首任委員為中國國民黨提名的跆拳道奧運銀牌得主黃志雄






  • 第八屆 黃志雄 2012~2016



樹林區公所





為樹林區最高行政機關,置區長1人、秘書1人、主任祕書1人、專員2人。設民政課、經建課、工務課、役政災防課、社會人文課、秘書室、會計室、人事室、政風室等單位。
















  • 01屆鎮長
    趙登 1951年就職

  • 02屆鎮長
    趙登 1953年就職

  • 03屆鎮長
    王連喜 1956年就職

  • 04屆鎮長
    鄭水枝 1960年就職

  • 05屆鎮長
    林慶福 1964年就職

  • 06屆鎮長
    林慶福 1968年就職

  • 07屆鎮長
    王文諒 1973年就職

  • 08屆鎮長
    高文良 1977年就職




  • 09屆鎮長
    高文良 1982年就職

  • 10屆鎮長
    劉寬明 1986年就職

  • 11屆鎮長
    劉寬明 1990年就職

  • 12屆鎮長
    廖本煙 1994年就職

  • 13屆鎮長
    廖本煙 1998年就職

  • 01屆市長
    廖本煙 1999年就職

  • 02屆市長
    何玉枝 2002年就職

  • 03屆市長
    陳世榮 2006年就職

  • 01屆區長
    吳建興 2010年就職




樹林地政事務所





新北市政府地政局指揮、監督,綜理全所事務,轄區業務包括樹林區、三峽區鶯歌區。所置主任1人與登記、測量、地價、資訊4課。登記課辦理各項不動產登記業務、核發各類謄本、聯合服務中心業務。測量課職理土地複丈、建物測量、地目變更、核發藍曬地籍圖等。地價課辦理公告土地現值、地價作業、出納及公文收發、總務等。資訊課辦理地政資訊、設備管理維護、地政工作站等。





樹林區戶政事務所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戶政科樹林區中心下之一事務所,辦理民眾身分登記事項、遷徙登記事項、變更、更正事項、各項證明之核發、其他戶籍行政業務等。置主任1人、秘書1人、課長3人、課員11人、戶籍員10人、辦事員4人、書記2人、會計員1人、人事管理員1人,合計34人。





經濟





工業





除了有位於潭底地區的經濟部樹林工業區外,其他如山佳、柑園、三多等地區皆有小型工業區。另外於樹林酒廠舊址的大同科技園區目前已有嘉聯益和鴻松兩大科技公司進駐,未來尚有億光、立碁、瑋鋒、瑞傳四個科技公司進駐。將使樹林區成為新北市西南部的高科技研發中心。
















  • 樹林工業區

  • 山佳工業區

  • 三興工業區

  • 大同科技園區




製酒業





日治時期相當於鎮長一職的黃純青先生,由福建省帶回紅麴原料,開啟了樹林的製酒業,戰後以來紅露酒產業的興盛,樹林酒廠製造的紅露酒更是遠近馳名,使樹林區素有「紅露酒的故鄉」之稱,黃純青先生亦被稱為「樹林紅麴之父」。樹林酒廠已走過82個寒暑,於西元2004年拆遷至林口區,原地變更為「樹林大同科技園區」,樹林紅露酒文化逐漸沒落。





金融業





大多數的本國銀行在樹林區均設有分行,其中合作金庫玉山銀行永豐商銀設有2家分行。設置地點以鬧區的中山路一段一帶最多,包括國泰世華銀行第一銀行玉山銀行中國信託彰化銀行合作金庫花旗銀行華南銀行、台灣企銀、日盛銀行及永豐商銀。





另外在中華路有新光銀行與聯邦銀行,文化街有台北富邦銀行台灣銀行,保安二街有台灣土地銀行,樹新路有上海商銀,三俊街有永豐商銀與玉山銀行,而中正路上有合作金庫





兼營儲匯業務的中華郵政則有樹林郵局、鎮前街郵局、育英街郵局、樹新路郵局、大同郵局、山佳郵局、中正路郵局、迴龍郵局、柑園郵局及三多郵局等營業據點。





再加上樹林區農會信用部,有鎮前街總會及三多、圳安、金寮、保安、復興、大同、東山、山佳、柑園7個辦事處,提供樹林區民完善的金融服務





交通





鐵路






  • 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 樹林車站:一等站,是台灣鐵路管理局東部幹線列車的始發站之一,台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時刻表中常見到樹林站的名字,是樹林區對外聯繫的重要設施,對樹林區的交通發展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目前有地下化的規劃。

    • 樹林南站(興建中):簡易站,配合台鐵捷運化政策而設站,服務對象主要是山佳(山仔腳)地區東山里的居民。

    • 山佳車站:三等站,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捷運





西元20102月12,行政院核定台北捷運萬大-中和-樹林線規劃報告書暨周邊土地發展計畫案。全案分為2期興建:第1期興建路段為中正紀念堂站至土城機廠,長約8.4公里,設置8座車站;預計西元2017年底完成;第2期興建路段為土城機廠至新莊迴龍站,長約13.3公里,擬設置11座車站,預計2021年底完成[2]





預計時程





2018:第1期工程中正紀念堂-中和高中通車。 台北捷運萬大樹林線計畫期程:2010-2021年。





溪洲站LG14:樹東里溪洲里板林路、溪城路、中華路、篤行路口(板橋區)





彭福站LG15:彭福里八德街、中華路口





坡內站LG16:樹人里八德街、大安路口





樹林站LG17:潭底里保安街、大安路口





潭底站LG18:文林里大安路、中正路口





北區監理所站LG19:金寮里中正路、光武街口





三多站LG20:三多里中正路、三俊街口





迴龍站LG21:龍鳳里中正路、萬壽路口(新莊區與桃園縣龜山鄉)





公路


























  • 國道三號
    通過並設立樹林收費站,但沒有設立交流道,因此樹林區上下行國道三號必須至土城交流道三鶯交流道,目前已有研議拆除收費站設立樹林交流道的計畫。



  • 台1
    (
    三興路)



  • 新北市特二號快速道路
    20111022日板橋二-土城交流道之間通車)土城交流道 - 城林橋 - 五股交流道。目前立委黃志雄提議並研議設立浮洲橋交流道的計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蔚澐 的頭像
    黃蔚澐

    有巢氏樹林保安店-黃蔚澐

    黃蔚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